“春東風,雨祖宗”“夏東風,燥鬆鬆”……這些諺語,老杭州們耳熟能詳
  但一個大學生團隊研究1951年來的氣象數據發現——
  老底子的天氣諺語大多不靠譜?
  □通訊員 餘聰 潘星
  本報記者 高逸平
  老底子的杭州,流行這麼5句天氣諺語:
  “春東風,雨祖宗”
  “夏東風,燥鬆鬆”
  “秋東風,曬煞湖底老蝦公”
  “冬東風,雪花白蓮蓬”
  “五月南風悄悄晴”
  現代的杭州,“詭異”天氣之下,這5句話到底還靈不靈驗?對此,中國計量學院的一個研究生團隊,較真地找出63年的數據求證。
  結果,有點出人意料。“只有‘秋東風,曬煞湖底老蝦公’,最靠譜。”團隊負責人錢飛說。
  最近,這個團隊還憑藉這一研究論文,獲得了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中心主辦的首屆“共享杯”大學生科技資源共享與服務創新實踐競賽三等獎。
  1960年起,氣象才記錄東風
  中國計量學院機電學院檢測專業研二學生錢飛,與一幫志趣相投的學生,研究了一個月的天氣。
  可是,天氣和機電,一點都不相關。這又是怎麼回事?原來,他們報名參加了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中心主辦的首屆“共享杯”大學生科技資源共享與服務創新實踐競賽。
  在上百個話題中,他們挑了天氣。“我們不是杭州人,但在杭州讀書,對杭州特別感興趣。天氣,又是最貼近我們日常生活的。”錢飛解釋。
  好在,競賽系統提供了由“氣象科學數據共享中心”發佈的權威天氣數據,包括中國地面國際交換站氣候資料月值數據集和年值數據集。
  “提供的數據從1951年到2013年,不過,從1960年起,氣象才開始記錄東風。”錢飛介紹。
  奇怪的是,杭州各季東風並非每年都有。“除去沒有記載的,東風最多只產生了32年,還在冬季。”秋季,是東風產生最少的季節,“只有5年有記載。”
  5句天氣諺語,只有一句靠譜?
  他們用統計軟件SPSS挑出各季的東風後,再比照諺語,進行下一步統計。
  結果,“秋東風,曬煞湖底老蝦公”這句最“靠譜”。這句諺語,是什麼意思呢?“秋季產生東風時,氣溫普遍升高,躲藏於湖底的‘老蝦公’都要被曬傷。”錢飛解釋。為了研究天氣,他啃了一個月的天氣專業書。
  可是,其他4句,均不太準確。比如,“五月南風悄悄晴”發生的概率50%;比如,“夏東風,燥鬆鬆”發生的概率是46.4%。
  而另兩句,更似不相關。“冬東風,雪花白蓮蓬”發生的概率,僅21.9%;“春東風,雨祖宗”發生的概率,只有23.5%。
  問題出在哪裡?是老底子在騙人,還是氣候變化太快,諺語不適用了?
  “天氣諺語,是上百年甚至上千年對天氣的總結,有一定的準確度。”杭州市氣象臺副台長楊軍認為。
  但是,這些諺語過於簡單地將天氣表象相關聯。“古人受到儀器設備、科學理論的限制,只是將兩者用統計方法簡單關聯,只看到了表象。”楊軍進一步解釋。
  但事實是,研究天氣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。“大氣流動,地球不停地轉,太陽的位置不斷發生變化,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。”楊軍說,因此,研究天氣,需要借助儀器設備,如地面雷達、天上衛星等,同時集合動力學、運動學、能量守恆定律等理論知識。就拿是否下雨來說,空氣濕度、冷熱風、溫度和其他環境配合等多種因素,都會影響“雨”。
  (原標題:老底子的天氣諺語大多不靠譜?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q26hqamk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